您好,欢迎访问本站!

联系我们Contact

公 司: 安徽省东方徽菜研究所
联系人: 曹林
手 机: 0551-65563901
地 址: 合肥市长江西路弘阳广场A座1612室
首页»徽菜故事

我和包公宴

发布日期:2023-08-21 来源:     分享:

我和包公宴

尤小斌

廿四年了,如果你有生命,正值青春年华,踌躇满志,如果,今天你暮然回首,就可以听到,我这个曾经给过你肉身和魂魄的人,正在告诉你一段鲜为人知的,关乎你身世的一段经历。

19981018日,第八届中国厨师节在上海召开,合肥市烹饪协会作为发起单位之一,在合肥市饮食公司的主导下,积极组队参加。那个年代的厨师节,是全力专注厨艺交流的,合肥市的厨艺展台由王振声老师领衔,风味小吃由葛克铭老师与我担当,葛老师的绝活是“鲜肉麻球”,我做的的是“古镇炖包袱”,在上海市中心的新世纪小吃广场售卖。厨师节还有一项饮食文化交流活动,合肥市的肴馔论文就是我写的《合肥的包公宴》,是年,我虚度36载,在稻香楼宾馆任厨师长。


我们一行人登上了通往上海的绿皮火车,相谈甚欢,我身旁坐的是参加展台制作的H某,他是MS饭店的厨师长,我俩私交不错,平时也会在一起推杯换盏。他对“包公宴”很感兴趣,我就把“包公宴”设计思路和具体菜肴的制作方法和他作了讲解,尤其是这篇文章中记录了详细的“包公宴”四季菜单,倾注了我整整一年的心血,他就像我的孩子一样,这般滋味,恐怕只有经历过怀胎十月的人才会感同身受。

1999411日,是包公诞辰千年的纪念,这年,合肥市政府举办了隆重的纪念、招商活动,也是“包公宴”元年,更是“包公宴”最不平凡的一年。

我在合肥七中就读时期,每天都要经过四次包公祠,也曾听过一些流传于民间的包公故事,耳濡目染,对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包青天极度崇拜,也为有这位家乡人而无比自豪。小可不才,误入勤行,恰逢包公千年诞辰之前,也是为了完成合肥市烹饪协会交给我的任务,就有了用自己的所学、所悟、所能,为合肥市餐饮界做点力所能及之事的想法。当时非网络时代,查找资料耗去了我大量的时间,图书馆、新华书店、包公祠的小卖部都是我常去之处,采撷有关包公的典故传说,用菜肴的方式串联起来,表达出具有合肥地区饮食特色的风味宴席,“陈州放粮”、“问廉汤”、“长嫂鸡”等菜肴就应运而生,加上传统已有的包公鱼、笔杆黄鳝马蹄鳖、包河藕的故事,汇聚成了一桌代表合肥地方风味的现代宴席。我利用在屯溪出差的机会,找到了适合做“包公饼”的木雕模具,又用木制龙舟的餐具改造成了龙头铡,便有了“刀铡黄龙”的菜肴,在凤阳探寻“洪武宴”时,淘宝到了一个小花鼓,“击鼓上朝”的菜肴便有了依托,“包公宴”有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初步的成型式样。

《合肥的包公宴》这篇文章发出后,得到同行们的大力支持。19994月在合肥市烹饪协会的安排下,“包公宴”在当年很火的阿隆小吃和文昌宫美食广场先后做了展销活动,是由我带两个店厨师共同协作售卖,《合肥晚报》也做了广泛宣传。当年10月,在王振声老师的带领下,刘辅林、郑宏发、陆忠来、赵小泉和我一同组成“包公宴”展台制作组,参加了在天津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厨师节。同年,MS饭店用了与我制作几乎相同的菜单,参加了第四届中国烹饪大赛,荣获大众筵席金牌,后注册了商标。这个举动在行业内快速发酵,现在50岁以上的同行都记忆犹新。当时的合肥市烹饪协会秘书长毕世山老先生,约我和H某到市烹协在鼓楼的办公室谈话,这位铁肩担道义的领导令人赞道。洪家龙老师也让我写篇名为《我和包公宴》的文章来记录此事,可我这一拖就是22年。2002年和2007年在安徽省烹饪协会的举荐下,香港亚洲电视台和台湾的“中华美食节”组委会先后在八一宾馆拍摄和鉴赏由金华、凌大斌制作的“包公宴”,“包公宴”从此传播海内外。


“包公宴”真正形成气候的是在近五年,得益于合肥市的强劲发展,城市规模扩张,人口快速增长,科技经济飞跃,餐饮行业也蒸蒸日上,如火如荼,拉动本地风味的崛起,如今有近十家单位在各类宴席展示活动中和合肥市餐协举办的宴席大赛中“包公宴”渐为主角,足以证明大家对家乡人包公的崇高敬仰之情是一致的,大家用自己掌握的技艺去表达个人心愿是一致的,大家对家乡风味的掌握和统一是一致的,大家对“包公宴”是合肥市美食名片的认知是一致的,在合肥市餐饮界的共同接力下,“包公宴”没有在茫茫食海中沉沦。

在宴席发展史中,用一条线索上的每一道菜肴来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不仅仅是原料、刀工、技法,装饰、风味上的跌宕起伏和舒畅淋漓,更要有不断的创新源泉和时间去检验。菜肴的创新是世上最没有门槛的创新,也是世上最没有门槛的艺术,世上食材任你所选,各种设备任你所驱,各种技能任你所学,然而创新的思想只有一个。

一个地方饮食地标的形成,往往要历经一代人甚至上百年的磨炼才能优胜劣汰,“包公宴”就是合肥餐饮人共同哺育的成果,是合肥市餐饮界共同拥有的一块招牌,他不属于某个人,也不属于某个单位,某个组织,希望更多的同行参与进来,只有版本之别,没有版权之争,更需要今日餐饮人继续共同努力,让这张地方美食名片名符其实地传承下去,历史的车轮总是奔向光明的,霸都合肥,不仅有个包青天,还有桌“包公宴”。

廿四岁,风华正茂,我虽不是时刻都在关注你,也谈不上日思夜念,只是在大家偶尔提及此事时,想到了那个曾经风华正茂的我,与你有这么一瞬间的刻骨铭心,总是希望你能在阳光的照耀下,扎根民间,而不是登上炫丽的舞台,在聚光灯的五彩斑斓的映射中,身披奖牌,手捧证书,却让千万个吃货苦寻无踪,不知是在舞台上才能见到你的光芒,还是在平凡的饭店中与你奇遇……





友情链接:安徽省美食艺术协会  百度网

0551-65563901

( 曹林)
公司地址:合肥市长江西路弘阳广场A座1612室
备案/许可证编号:皖ICP备2022010864号